他拆解「教會」的社群技巧後,用 5 年打造一個叫 LABreakfast 的早餐社群

這是今晚去參加 CMX 聚會時所聽的內容整理,如果你剛好也對「社群」這件事感興趣,歡迎一起加入 CMX 看看能創造出什麼有趣的火花。

照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

本次聚會的分享者是 LABreakfast 的發起人 Michael,他在過去 5 年多的時間,共舉辦了超過 280 場早餐聚會。每週六他會邀請一些朋友(通常是10位)在京星吃早餐,不做商業開發也不談職場,純粹就聊聊生活想法與每個人自己的故事,至今已經累積將近 2800 人的線下社群。

但這社群與過去我們想像的數位社群不全然相同,他們不是追蹤某個粉專或在某個社團中討論,單純就只是因為 Michael 的邀約而聚集認識,參加者們後續如何發展,Michael 自己也說不確定但也沒有必要干預,因為願意產生連結的人,自然就會繼續互相產生新的連結,而他只要成為起個頭、點火的人就好。

說起來好像很簡單,但簡單的事持續做,本身就是件困難的事。

Photo by Patrick Fore on Unsplash

Michael 是一位基督徒,在整場分享中都不時穿插著聖經裡的經文。

他認為世界上做的最成功的社群,就是基督教。

因此基督教不只是改變了 Michael 的人生價值觀,同時他也透過拆解「教會」這個社群的成功方法,進而優化了 LABreakfast 這個社群。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描述 Michael 營運 LABreakfast 的方法,那我想會是:「管理每位參與者,讓他跟著我們的期望走。」

關於社群,Michael 認為由三點組成:核心、群眾、連結。這定義與我們時常說的「一群人因目標而聚集的地方就是社群」有異曲同工之妙。

要營運好社群,就得針對這三點做好管理,而 LABreakfast 的核心方法,就是管理期望(核心)、管理組成(群眾)、管理體驗(連結)。


1.管理期望

談到一個社群的核心,Michael 一樣以 Golden Circle 黃金圈來舉例,他認為社群必須找到自己的 Why 才能有所定位。

這個 Why 可以是組織的價值觀或重要觀點,也可以是你真正相信的事情。為了幫助大家可以找出自己的 Why,Michael 建議大家可以問自己 3 個問題:

我的願景是什麼?

我相信什麼事或價值?

什麼對我來說很重要?

透過這三點,就能比較有方向性的去找出我們搭建社群時的核心 Why。

Michael 分享的邀請文。照片提供:Andy

但有了核心還不夠,因為我們不能期望所有的參加者都能自行領悟,你得把這個核心說出來,告訴大家我們是因為什麼而聚集

這一點我覺得非常棒,很多時候我們會以為自己已經將社群的目標描述的很清楚,但其實沒一字一句的說明白,還是會有人有錯誤的期待。

所以在 LABreakfast 中,Michael 管理期望的方法,就是對每位參加者親自寫一段邀請文。

這段邀請文中分成三大段,正好對應 Why-How-What,讓參加者在最一開始時就清楚明白 LABreakfast 是一個什麼樣的社群,而自己又應該以什麼樣的期待來參與。

照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

今天最後的練習時,Michael 也帶大家練習寫一份這樣的邀請文,他舉了一個這樣的架構給大家參考:

Why:我們的目標與價值

我是一個_______的人,我的願景是____________。

How:我們覺得可以怎麼做

我相信____________,就能達到_____________。

What:我們實際做了哪件事

因此我做了_____________,透過____________,來實現____________。
我需要你的參與,不曉得你有沒有興趣?

Simon Sinek 在提出黃金圈這概念時,TED 演講的標題就是「偉大的領導者如何激勵群眾行為」。我覺得透過這樣的架構所寫出來的文字,無論是邀請文或闡述社群的核心價值,都有非常大的助力,非常值得嘗試。


2.管理組成

為了讓 LABreakfast 順利舉辦,Michael 還自己整理出了一份 LABreakfast 的 SOP,其中針對參加者的年齡、參與次數、性別分布都有所規劃。

Michael 希望每次的早餐會,可以讓新故平衡,不要全都是見過面的老友,也不要全都是第一次見面的新人,所以他會刻意安排每一場的參與者都盡量平均。

而在「群眾」這件事上,Michael 一直試圖傳達,在 LABreakfast 中你是誰或你的頭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做了什麼。

所以他會設定 FB 活動頁隱藏參與者頭像,現場的名牌也僅留下名字與簡單介紹,用行動來貫徹 LABreakfast 中他想傳達的精神。

Photo by Rachel Park on Unsplash
Photo by Rachel Park on Unsplash

「物以類聚」是社群的重要關鍵,因此你得培養好社群中的群眾屬性,才能讓社群一直往你希望的方向發展。

LABreakfast 一直以來都是類似邀請制,不只 Michael 邀請,參加者的回饋問卷中,也可以推薦朋友來參加,當然最終是否成團還是要以 Michael 為主,因為他會去考慮所有的參加者是否有足夠的連結,而這剛好可以帶出第三點管理體驗(連結)。


3.管理體驗

創造連結,一個社群才能穩固。

而什麼才算是好的連結?Michael 的做法是透過共同話題共鳴來創造。

每次的 LABreakfast,Michael 都會事前調查好每位參加者的背景,並為他們安排座位,確保他們身邊的人跟他一定有至少一個共同話題可聊。

而當破冰時,也可以透過一些能引導出共同話題或共鳴的問題(ex. 如果可以你想變成什麼動物?),來讓大家快速產生連結感。

之前在活動家社團中的破冰討論

這點之前我們在活動家社團(一個讓活動人交流的社團)中,有篇討論怎麼破冰的文也有提到,之所以會冰是因為沒有話題,所以只要在冰最薄的時候讓他們找到共同話題,就能有效破冰。實際作法像是「九宮格」或「相同標籤坐一桌」都是創造共同話題的好方法。

而為了讓整場 LABreakfast 都可以有更好的體驗,進而創造出好的連結,Michael 重新去研究「教會」都是怎麼做的:

照片提供:Andy

參考教會的方式後,他重新優化了 LABreakfast 的流程,每一個步驟都是為了創造良好的體驗。像是定義氛圍與期望管理能讓參加者知道自己將遇到什麼,避免期待落空。自我介紹並互相分享故事,則是透過自我揭露的方式深化彼此關係。最後的合照貼文就如同我們的口碑行銷一樣,透過正向擴散的方式為 LABreakfast 創造新的連結機會。

照片提供:Andy

這邊 Michael 補充了一個很重要的細節,那就是分享的順序非常重要,一開始盡量自己或由參加過的人來分享。

因為人非常容易從眾,如果前幾位分享者都講得很簡短,後面的人也會被影響;反過來說,只要一開始的人分享時就拓寬了邊界,那就像在其他人心中定錨一樣,知道自己的分享應該跨越到哪些範圍,以及需要分享多少。


最後,Michael 不斷強調細節的重要。其實從前面的三點中就不難發現,Michael 真的是一位非常注重細節處理的人,LABreakfast 的名牌、桌巾紙都是他自行製作,貫徹了非常棒的 UX 思維。像是重複在桌巾紙上提醒大家核心價值、名牌要前後都有名字,以便讓側面的人也看得到等等。

LABreakfast 的名牌與桌巾紙。照片提供:Andy

不得不在 LABreakfast 這件事上佩服 Michael 的細心,「魔鬼藏在細節裡」這句話我們從小聽到大,但唯有真正聽進去並應用的人,才能確實得到細節所帶來的複利。

我自己並沒有參加過 LABreakfast,但從 Michael 這次的分享中可以感受到他對這社群的熱情以及信仰,他在分享的最一開始時說了一個笑話:

「如果十年後我們失聯,那我想你可以在京星的 LABreakfast 找到我。」

雖然聽起來只是一句玩笑話,但我想這可能是一句非常認真的玩笑話。


照片來源:CMX community, CC BY-NC-ND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