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拜五時我們公司一起去體驗了大稻埕今年的本草派對,我們報名的是這次系列的第一場,整個本草派對是 7/5–7/7 三天,如果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到活動通上找到他們的活動頁,或是也可以現場購票。
大家都知道大稻埕、迪化街這塊本就是以各種南北乾貨聞名,其中漢方草本的中藥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所以為了讓更多人接觸這些漢方草本中藥,發現故事與台北迪化商圈發展促進會就合作舉辦了本草派對,並邀請11間迪化街老字號的中藥材南北貨商家加入,包下整個永樂市場前廣場來辦活動。
本草派對今年已經是第三屆,算是舉辦非常成功的系列活動。每年活動好像都會有些不同,但大體方向是會有本草調飲、本草手作體驗等,讓一般民眾可以用比較有趣的方式來認識這些中藥材與南北貨。
我們報名的場次是 7/5 14:00–17:00,所以我們公司四人大概一點多就到大稻埕永樂市場那邊等待報到。那天下午雖然天氣很好但風異常的大,所以我們抵達現場時還可以看到工作人員們正在努力固定拍照打卡牆。
結果沒等多久我們就收到主辦單位寄來的簡訊通知,說因為風勢過大的關係會延遲半小時開始。對此我們其實並沒有覺得什麼不妥,反而覺得主辦單位願意這樣用簡訊通知其實滿有心的。
只是後來主辦單位可能是發現沒有支撐的情況下要固定這面牆實在太難,所以整面主視覺打卡牆就被撤掉了。這點老實說我覺得對活動滿傷的,因為這肯定會影響不少活動的社群曝光量,但礙於風勢與安全原因,也只好如此。
本草派對包下整個永樂市場前廣場,場地算是一個長條形,所有的攤位都會在木作的帳篷之下。「這樣搭帳篷但風這麼大,會不會有問題?」我們有好奇問了建築系的朋友,他說這搭法非常正確,是最穩固的方法不用擔心。
在環境佈置上面,我覺得本草派對下了不少功夫,除了想當然會出現的一堆草之外,花預算選用木作帳篷、木作報到桌、木作酒吧,都讓整個活動場地更有「本草」的氛圍。
報到之後會拿到一個手環跟帆布包提袋,裡面裝有本次活動的簡介、廣告、扇子,還有一個紅色蓋子的中藥瓶,是專門讓你在活動中裝調酒飲料用的。
在活動期間只要想進入本草派對的活動區,都需要配戴這手環。每一個攤位其實都沒有固定的流程,完全就是看你想先去哪就去哪,因此真要說的話有點類似園遊會,是一個很 free 的派對。
但因為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後背包,現場參加派對的人又不少,可是本草派對本身並沒有提供任何置物的服務,這其實有點小可惜。偏偏大稻埕、永樂市場附近也都沒有任何置物櫃,當下真是有點崩潰。
後來我們是用了 Lalalocker 的服務,將背包寄放在巷子裡的店家之中才解決這問題。有趣的是,那店家說我們是這麼久以來第一個來寄放行李的,還因此研究了一下到底該怎麼正確寄放。
這中藥瓶(罐)就是平時我們會看到拿來裝中藥粉的瓶子,紅色蓋子上還印有中藥行的資訊,本草派對的字樣則是用透明貼貼上的。這一招我們自己辦活動也非常常用,真的是簡單又能達到效果的好方法~
要注意的是這瓶子其實並不密封,我們幾個很多都是裝了飲料後把蓋子鎖上,就丟進手提帆布袋中,結果飲料就全漏出來了⋯⋯
這次的本草派對準備了許多種本草飲品,有無酒精的也有含酒精,全部都是暢飲喝到飽,而且工作人員也會在現場做簡單的解說。
但其實太多人一起湧入,攤位前擠滿人時,大家也很難聽工作人員解說,反而都是裝了就趕快往旁邊走。如果對這些本草調飲有興趣的,可以等晚一點比較少人時來互動會比較好。
除了飲品之外,本草派對現場準備了 6 個攤位,每一個攤位都是南北貨或漢方草本的體驗,有手捏烏魚子飯團、調香、塔香、Henna、浮游花、明信片,基本上每一個我們都有體驗到,整趟玩下來加上排隊大概只要 60–90 分鐘,其實綽綽有餘。
翻玩烏魚子
基本上就是提供拌入香料的飯跟烏魚子,讓你戴上手套現場捏一個小飯糰出來。難度不高,但因為飯沒有非常黏,所以老實說到後來捏起來不太像飯糰,更像是⋯⋯一坨飯與烏魚子的混合物,但還是滿好吃的。
每個攤位都有兩桌的體驗區,我們一邊在捏飯糰時,剛好有另一位好像是店長或是講師的人在解說烏魚子。包括他的製程、吃法、歷史等等,我不確定其他人是不是都有聽清楚,但我個人確實是有多了解一些烏魚子這食材,只是因為捏飯糰的時間太短,很快我就離開這一區而沒聽完。
調香
下一個攤位是作「香料包」,現場提供了各式各樣不同的中藥材、乾燥花材,你可以自己把喜歡的味道裝進香料包中,最後會由工作人員幫你做確認調整,然後包成一個小麻布香料包。
因為我們都不是專業的調香師,所以不知道該怎麼開始或該怎麼配的時候,工作人員其實都會解說,最後他把袋子綁起來之前也會幫你做簡單的微調,避免味道衝突。
可惜的一樣是因為現場人太多,工作人員其實無法幫你好好介紹每一種藥材,頂多簡單的提一兩句而已。
塔香
第三攤原本是 Henna,就是類似人體彩繪的一種遊戲。但因為我個人沒有非常喜歡在身上畫東西,而且那實在不好洗,所以我就直接 pass 了。
下一攤的「塔香」,簡單點理解就是⋯⋯藥草版的香氛蠟燭,過去我其實並沒有接觸過,算是我的塔香初體驗。
完成品像是一個小小的土塊,但因為整塊都是用香料藥草磨製的粉搓揉製成,所以據說點 15 分鐘,就可以讓房間保持味道一整天。我個人是還沒真的點火試過,不知是不是真的這麼有效。
這次體驗有三種粉末可選,各代表不同功效,完成一個塔香基本上大概只需要 5 分鐘吧,非常簡單快速,照個指示作基本上也是屬於超難失敗的體驗。
浮游花
浮游花大概是現場最受女性歡迎的體驗攤位,將不同的乾燥材料放入小罐子中,最後倒油進去,就可以做出浮游花的觀賞瓶。
現場可以選用的材料大概有十幾種,當時我們問工作人員建議放多少比較好,我清楚記得他說的是:「放四或五種進去就好囉,不然會太多。」,但我看到的每個人(包括我自己)幾乎都狂塞材料進去⋯⋯
蓋章明信片
最後一個攤位是明信片,現場準備了許多草藥的印章,可以自己蓋明信片或是書籤。工作人員說每一種草藥其實也都有它代表的含義,所以蓋上不同的圖章就像是要給明信片收件人不同的祝福。(可以,這包裝的不錯)
其實今年的本草派對應該算有三個展區,所有的體驗攤位算一個區、中央主空間有現調酒吧、最側邊則有比較靜態的介紹區。
活動期間不時也會有「本草對談」,邀請一些來賓來進行分享,但可能因為現場實在太熱,加上體驗攤位更加吸睛的緣故,我們遇到的本草對談場次聽眾並不多。
現場調酒的酒吧區有準備四款不同的調酒,包括剛剛體驗區的其他飲品,每一款特調都是一家中藥南北貨商家所提供或配製,都可以喝得到「草系」的感覺,個人覺得都結合得非常棒。
只是這區可能是因為 Bartender 調酒很吸睛,一直都有不短的排隊隊伍,不過活動時間其實非常充裕,所以倒是不用擔心排隊而耽誤了其他活動體驗。
最後一個介紹展區,則有點被參加者們冷落。這邊主要是介紹本次響應的迪化街商家,以及每一個體驗攤位或特調的詳細介紹。
在這邊就可以看到關於藥草藥材比較詳細的介紹,只是這邊展架的結構當時也還沒完全加固好,所以風一來其實有滿大的晃動,一旁的工作人員也是建議我站遠一點比較好。(但就會看不到字啊⋯⋯)
整體來說,這次來體驗本草派對還滿好玩的,雙人票每個人不到 900 元,可以無限次體驗所有攤位跟暢飲,也算是非常划算。
只是每個攤位都有同樣的狀況是人一多就會爆炸,等待排隊倒不是大問題,反而我覺得沒辦法聽到解說講解才是真正最可惜的,因為我覺得透過體驗 DIY 拉近民眾與陌生藥材的距離是很棒的方法,能做到最後這一步就更棒了。
另外,本草派對一直有強調打卡這件事,現場的裝飾、物件、花花草草確實也都非常符合讓人想打卡,這點我覺得非常值得學習,畢竟一場活動能不能在社群上創造影響力,很大一部分就是取決於「打卡」這件事。
但巨風讓我們參加的場次痛失打卡牆,只能說是今年本草派對最可惜的體驗,沒有之一。
原先週五體驗完就想把這篇紀錄寫出來,但剛好手中一忙就拖到週六才完成。本草派對還有明天一天,如果想親自體驗看看本草派對活動的朋友,歡迎到活動通的網頁或直接去永樂市場前看看。